中國農業工程學會理事長、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隋斌院長在第在第十三屆全國高等院校農業工程及相關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學術研討會開幕式上的致辭
2019-02-20
來源:中國農業工程學會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們相聚在美麗的四季春城昆明,隆重召開第十三屆全國高等院校農業工程及相關學科建設與教學改革學術研討會。這是我國農業工程界每逢雙年舉辦的一次重要活動,也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我國農業工程事業發展的一次重要舉措,是新時代我國農業工程科技創新領域的一次盛會!劉旭院士、陳溫福院士、汪懋華院士、朱有勇院士、康紹忠院士、羅錫文院士、陳學庚院士、趙春江院士等8位院士親臨會議,讓我們向各位院士對農業工程學會工作以及本次學術研討會的高度重視表示崇高敬意和誠摯的感謝。參加本次會議的還有來自全國高等院校農業工程院系的領導和專家學者近300名代表,讓我們對各位與會代表的到來和參加本次學術研討會的同學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借此機會,向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業工程學科評議組、教育部農業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全國高等院校農業工程相關學科(校長)聯誼會等主辦機構對會議的重視和支持,以及20多年來對農業工程學科建設與發展,所作出的努力與貢獻表示由衷的敬意!向云南師范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云南農業大學為本次會議所做的辛勤工作表示誠摯的感謝!
1978年3月召開的全國科學大會提出,要加強農業工程學科與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并把農業工程學科列入國家亟待發展的25門技術科學之一。隨著我國40年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過幾代農業工程人的不懈努力,我國農業工程學科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農業工程學科不斷壯大、研究內容不斷豐富,農業機械化工程、農業水利工程、土地利用工程、農業建筑和農業生物環境工程、農村能源工程、農業電氣化與信息化工程、農產品貯藏與加工工程等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就,逐漸形成了中專、大專、本科、碩士、博士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有力推動了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
在2017年度獲得國家獎的25個涉農項目中,農業工程類共有5項,占涉農獲獎項目的五分之一。分別是:羅錫文院士主持完成的“水稻精量穴直播技術與機具”、尚書旗教授主持完成的“花生機械化播種與收獲關鍵技術及裝備”、王福軍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灌溉排水泵站更新改造關鍵技術及應用”、楊其長教授主持完成的“高光效低能耗LED智能植物工廠關鍵技術及系統集成”、廖小軍教授主持完成的“番茄加工產業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我會趙春江副理事長作為農業信息化領軍人才,光榮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我會常務理事杜太生獲得第十四屆中國青年科技獎,李保明同志、沈玉君同志還被評為中國科協優秀黨員科技工作者。利用這個機會,讓我們對獲得以上獎項和榮譽的團隊以及個人表示熱烈祝賀!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黨的十九大對科教興國和鄉村振興戰略進行了全面部署,進一步強調,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這對農業工程學科建設、理論創新、技術進步以及人才培養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本次會議以“培養高質量人才,支撐鄉村振興戰略”為主題,將有5位院士、5位專家就政策形勢、科技創新、學科建設、教學改革、人才培養等議題作大會報告,本次會議還專門安排兩個分會場,就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分別開展專題研討。此外,安排兩個平行活動,分別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農業工程學科評議組擴大會議和中國農業工程學會院士專家校園行主題講座,歡迎各位專家、老師和同學們踴躍參加。
按照中國科協對全國學會關于“傳承 創新 發展”的要求,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將繼續做好農業工程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升農業工程學科發展報告的編撰水平;組織好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國內外系列學術及科普活動;追蹤學科發展前沿和農業工程發展新趨勢,持續提升《農業工程學報》、《國際農業與生物工程學報(IJABE)》的辦刊水平;繼續籌辦好全國大學生農業工程 “雙創”大賽;持續開展好“院士專家校園行”等活動,加強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營造人才成長的良好氛圍。
本次會議,將展示我國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新成就,展望農業工程學科發展新趨勢,請各位專家和代表熱烈討論、積極建言,為推動農業工程事業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應有貢獻。預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
免責聲明:
1、工程項目管理界發布的所有資訊與文章是出于為業界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瀏覽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2、本站部分內容轉載于其他網站和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或原發布媒體所有。如文章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本站,我們將在兩個工作日內進行刪除或修改處理。敬請諒解!
-
延伸閱讀:
-